教育部正式发文放大招了!你的可能白买了!”这两天,在微信朋友圈、微博上,到处都能看到这样的标题,这也让不少学生家长心头一凉,千挑万选买下的,咋就白买了呢?(中国新闻网2016/02-24)

  这个消息的来源,是2月19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通知表示:“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

  问题近些年来之所以一直热议不断,一方面缘于一些地方由于教育资源配置欠合理,造成学生“上学难”已成为学生家长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也因为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借机炒作,让房价火箭式往上窜,也让有意解决子女“上学难”的家长到了难以承受的程度。如果真的对热点小学、初中实行多校划片,那对可能真的是有影响。但面对时下的热,是否真的会起到“降温”的作用,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实事求是地说,探索“多校划片”不失为遏制择校热,解决“上学难”的一项“摸石头过河”的创新举措。这些年教育主管部门“顶层设计”也一直为此付诸努力,早在2014年初,教育部就明确要求采取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的方式,推进免试就近入学。事实上大部分城市目前正在执行的也都是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

  根据教育部门的权威解释,所谓多校划片,通常是指学区内有多所学校,适龄儿童少年志愿填报其中的一所或几所,如果选中的学校学位已满,就通过随机派位的方式分配名额,没有被派上的则安排到学区内的其他学校就读。正在考虑推行“多校划片”的教改新政,目的正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热“降温”。

  引用一句流行语“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多校划片”真能给热“降温”?首先,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改变,恐怕非一日之功。其次,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作祟下,“买了至少还有机会上名校,不买连机会都没有”恐怕仍是一些家长执着追求的目标。再就是,这项教改新政执行起来本身也存在难度。一个小区对应多所学校,无非是降低了依靠中签名校的几率,实质上并没有改变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况且,再低的中签率也难以阻止家长对的追捧,而且还要警惕其带来的新的寻租空间?

  由此可见,真要想给热“降温”,需要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与供给,通过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划分大学区等教育资源整合方式,迅速扩大优质教学资源配置,当真正打破名校和普通学校之间的壁垒,让薄弱的学校尽快成长为名校,“名校”与非名校的界线模糊了,教学水平相当了,学生在哪读书都一样,到时热会自动“冷却”。